不追风口、不堆技术中国年轻人想解决一点“实际问题”丨戴森设计大奖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在华10年
2025-09-22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当AI能以秒级速度生成设计方案,当算法不断刷新着效率的极限,那些曾被深信“不可替代”的工作正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革,人类价值的定义也随之被重新审视。在AI浪潮的倾覆之下,人类发明家的独特价值何在?
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认为:“AI能组合事物,模仿创意,却难以实现真正突破性的、意料之外的创造。”
在詹姆斯·戴森本人设立的一项全球性设计与工程赛事——戴森设计大奖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发明家,也在用“以人为本”的设计,不断向世界诉说着人类创造力的独特之处:那些日常生活中未被言说的隐秘“痛点”,往往需要经由“人”来发现。
近期,随着2025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三强作品的揭晓,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新一代发明家正在以敏锐的洞察扎根现实痛点,以工程思维融合人文温度,在AI无法触及的领域孕育着“解决线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三强团队及其作品
在中国西北地区,冬季凛冽漫长,农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提一壶开水走向院子里的马桶,剥开马桶上厚厚的棉被,再用开水把霜冻浇开。
团队成员梁骥的故乡在内蒙古,对北方寒冬中上厕所的艰辛有切身体会:“冬天冷风吹还属于物理攻击,但到了夏天,旱厕的异味和脚下翻滚的蝇蛆,这种魔法攻击更让人难以下脚。” 另一位成员黄俊铭儿时生活在湖南湘西的农村,“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茅草棚堆成的旱厕,非常脏乱差,但大家也都不得不忍受。”这些切身经历所累积的共情,成为Pureco团队洞察问题的起点。
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约76%,意味着将近四分之一的农村家庭仍在使用非卫生厕所。在内蒙古,这个数字更低,截至2021年1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5%,这些年,厕所革命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气候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中西部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仍旧是乡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梁骥对厕所的关注持续了10年,他曾走访调研了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64个村庄,从河北、陕西到新疆、西藏,记录下一个个寒旱地区的如厕难题:旱厕夏季异味难忍,每年清掏化粪池又需要支出数百元,许多农民难以承受;甚至有人故意将化粪池捅漏,让污水直接渗入地下;许多改造后的水厕在冬天上冻,农民不得不用棉被包裹马桶;改厕及维护成本高昂,农民负担重……
基于这样的初心和洞察,团队设计了Pureco免水冲生态厕所:房体顶部利用光伏玻璃采能采光;处理系统使用双仓嵌套式设计,粪便与尿液分别置于内仓与外仓,中间为填充沙粒与加热支撑架,可实现冬季的尿液化冻与粪便发酵补温,从而实现低成本的高效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内置的轴流风机与负压风道可最大限度减少异味返流。
自2016年入华至今,10年间,戴森设计大奖已激励超过2万名中国大学生为社会和人类的重要需求与关键问题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共计收到超过3500份原创设计作品。2025年,大赛共征集到了707份作品,创下历年新高。
“十年走来,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作为连续五年的大赛评委,见证了这个平台一半的成长历程,他观察到:过去几年中,大多数学生参赛作品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医疗方面,但近几年,大家的焦点逐渐拓展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灾难救援、公共卫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但不易被察觉的方面。
“中国大陆赛区的年轻人对身边生活中的问题有很细致的观察,同时又非常关注最新的前沿科技。”在今年的三强作品中,AI等前沿科技被广泛引入到了具体痛点的解决方案里:依托算法模型优化药物制剂配方,并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精准控制;通过传感器同步采集海量步态数据,并借助AI模型进行动态生物力学分析。
如今,超过三分之二的历届全球获奖者正在积极推动设计的商业化。2018年的冠军ORCA欧卡智舶现已实现上千艘无人船批量部署,完成B轮亿万级融资;2022年冠军CareRare罕见病筛查方案经过不断优化,使用场景已从三甲诊室扩散到更多基层诊室,每年筛查数万人;2023年可持续发展奖冠军E-COATING环保型降温涂料已在香港设立公司,持续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戴森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下一代中国发明家。除了2016年引入的戴森设计大奖之外,戴森还于2022年引入了针对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工程教育资源,构建起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研究的全链路培养体系,持续为本土创新人才的成长注入动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戴森的工程教育资源已触达中国大陆所有省份,覆盖 165个城市的 2000所学校,惠及超过620万名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通过《小小工程师挑战》、《头发中的科学》等四套量身定制的课程,戴森将“设计思维”和“不怕失败”的工程师理念融入趣味互动中,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新一代对工程的认知。
在高等教育层面,戴森的步伐愈发坚实。柯炎秀表示:“我们不仅希望影响一流大学,也支持那些资源可能不充裕但人才济济的高校。我们希望与高校合作,连接本地学校,形成一个生态体系。”2024年起戴森开始携手中国高校探索产学合作,今年宣布与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两所本土顶尖院校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希望将企业的真实工程经验转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壁垒。